您好,欢迎来到 黄道婆
用户中心

最近浏览的商品

全部浏览历史
首页> 行业头条> 文章内容

北京时装周创立十周年,这样打造时尚圈的“北京方案”

从国家会议中心到隆福寺,从望京小街到秀水街,再从首钢园到古北水镇,9月10日-17日,2026春夏北京时装周用300余个品牌、150余位设计师和一系列的时尚商业活动,把城市时尚地标串联到了一起。

毫无疑问,这场时尚盛宴,早已超越传统时装周的秀场边界,成为一场打通文化、设计、商业与城市生活边界的立体实践。

今年是北京时装周创立十周年。十年间,北京时装周不断融通国潮与国际,交织传统与创新,不仅实现了文化与商业的同频共振,而且为北京绘就一幅具前瞻性与感染力的时尚新图景。

十年深耕,北京时装周以“潮塑新生”为引,用“经纬交织”的智慧,既织就了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,也构建起时尚产业的生态闭环,为中国乃至全球时尚产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“北京方案”。

设计为核
锚定文化赋能之路

从设计维度看,北京时装周始终锚定“文化赋能设计”的核心,让非遗技艺与民族美学在现代语境中重获新生。

郭培“鎏光”高定秀上,鎏金元素与东方纹样碰撞出极致工艺之美;北京工美将景泰蓝、花丝镶嵌等“燕京八绝”融入服装配饰,打破工艺美术与时尚的壁垒;阿佳娜姆从玉树“三江源”提取色彩,用藏族“拼氆氇”技法连接高原与都市;玄衿则以布依族“布依蓝”为脉络,用不对称剪裁赋予传统面料当代艺术感。

这些设计实践不再是对文化符号的简单挪用,而是深入肌理的创新转化――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,民族美学也不再是小众表达,它们通过时装周的平台,成为可穿戴、可传播、可共鸣的生活美学,为中国时尚设计树立了“文化自信”的鲜明标杆。

商业为翼
从展示到消费形成闭环

在商业层面,北京时装周构建的“从秀场到市场”闭环,彻底打破了时尚与消费的割裂。

“时尚悦享节”联动京冀近百家商业体,从华润万象生活的“专业共创场景”到21座万达广场的“即秀即售”,从THEBOX朝外的“潮宠SHOW”市集到美团、滴滴的线上线下联动,让秀场单品能即时触达消费者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数字赋能进一步拓宽了商业边界:“北京时装周Select”直播实现“即看即买”,抖音电商珠宝专区构建“内容-展示-交易”新零售场景,“时尚悦享地图”则通过个性化路线推荐精准引流。

这种“秀场-商圈-线上”的三维联动,不仅激活了区域消费活力,更让时装周从“行业盛会”转变为“全民时尚狂欢”,为时尚产业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消费动能。

生态为基
夯实“北京方案”立体价值

在文化传播上,北京时装周以“多元共生”的姿态,打造了一张立体的中国时尚文化名片。

WEEKUP潮流展用“经线(时间)+纬线(文明)”的策展逻辑,串联起红都、铜牛、雪莲、天坛等老字号的守正创新,以及畲族银器、彝族刺绣等民族文化的当代表达;多场次的学术交流时尚活动,让文化交流从秀场延伸到学术与产业层面;更难得的是,时装周首次联动服贸会等城市重大活动,将时尚融入文商旅体融合的大生态,让时尚成为解读北京城市文化的新注脚。

“以时尚为媒,以文化为核”,北京时装周既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时尚的多元魅力,也强化了北京作为“全国文化中心”与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”的双重定位。

模式与创新的双重优势,最终落脚于对时尚产业的深度赋能。在产业上游,时装周为设计师与品牌搭建了“创作-曝光-变现”的完整生态,无论是HUANGXU1983等新锐设计师,还是铜牛与北化的“科技+时尚”跨界合作,都能在这里找到成长与突破的土壤;在产业中游,“时装周经济”生态圈推动了京津冀产业协同,亚奥商圈与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联动、京冀商业体的同步参与,加速了区域资源的整合;在产业下游,“满减补贴”“打车券包”等惠民措施降低了消费门槛,“银龄时尚”“潮童艺术”等细分场景则拓宽了消费群体,实现了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。

十年织锦,潮启新章。SS2026北京时装周的价值,早已超越一场时尚活动本身――它既是设计创新的试验场、商业转化的连接器,也是文化传播的窗口、产业升级的引擎。未来,当这种“文化为魂、设计为核、商业为翼”的模式持续深化,北京时装周必将为中国时尚产业走向世界、融入全球时尚体系,注入更持久的动能。

发售日期:2025-09-18
行业头条 更多>
信息公开
资源共享
产业链赋能
合作共赢

电话/传真

025-58263561

客服邮箱

kefu@hdpchina.com

业务合作 袁总

18994002128

黄道婆管家APP下载

黄道婆交易APP下载

黄道婆纺院

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江苏鸿博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苏ICP备18034533号-4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180364